林书豪只值200万年薪?亚洲球员仍饱受种族歧视
浏览量:212
点赞:999
收藏:372
今年夏天,林书豪与夏洛特黄蜂队签下一份2年共计400万美元的合约,正式告别效力一个赛季的湖人队。勇士、尼克、火箭、湖人、黄蜂……2012年风靡全球的「林来疯」盛况还历历在目,林书豪却已经在4年NBA生涯中换过了5支球队。
谈到刚刚在湖人度过的一个赛季,林书豪神色黯淡,语调低沉:「如果不是最糟,也肯定是我篮球生涯里的一个低潮期。」他还承认:「是的,我现在已经不再是一名首发球员了,我的支持率也不像之前那幺高,我的个人数据在过去两年中一直都呈现出一种下滑趋势,我还在季后赛中发生过关键失误。」
回想林书豪当年以替补身份登场,带领尼克打出一波惊天动地的7连胜,其中包括以一记绝命三分力克暴龙和用单场38分「教训」Kobe Bryant的神奇表演,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、豪情万丈!「林来疯」美名迅速席捲全世界,连美国总统欧巴马都要宣称自己是林书豪忠实粉丝,以至于火箭队甘愿为其奉上一纸3年2510万的肥约。可是才刚刚三年过去,林书豪就从神坛跌回到凡间,几乎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,与当年的「林来疯」简直判若两人。
平心而论,当年名动天下的「林来疯」毕竟有时势和运气的成份,的确是一个难以複製和重现的奇蹟。但以林书豪的篮球天赋和技战术水平,他也不至于要在这幺多球队之间颠沛流离,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归宿。以他12-13赛季为火箭先发打满整个赛季的数据来看,一个场均可以贡献13.4分、6.1次助攻、3.0个篮板、1.6次助攻的主力控球后卫,无论如何不该每年只能拿200万美元。
对比看看今年夏天控球后卫这个位置上的普遍行情。Deron Williams场均13分、6.6个助攻,2年1000万美元签约小牛;Jameer Nelson场均9.6分、3.7次助攻,3年1350万美元签约金块;Brandon Knight场均17.0分、5.2次助攻,5年7000万美元签约太阳;Reggie Jackson场均14.5分、6.0次助攻,5年8000万美元顶薪签约活塞(均为上赛季数据)……跟这些控球后卫比起来,如今的林书豪真有那幺不堪?别忘了,书豪今天也只有27岁,正处于篮球运动员的黄金时期。
2014年参加央视《开讲了》节目,林书豪回忆起自己的孩提时代:「亚裔的孩子打篮球是很少见的,在我小学5、6年级的时候,球场上有个人一直针对我,对我各种挑衅,起恶毒的外号,比如说『你赶紧滚回中国』之类的,我当时很愤怒很难过,当时我真的很想把他暴打一顿。」
07年夏天,林书豪在旧金山参加半职业、半业余联赛「Pro-Am」,刚刚走进球馆準备热身,就被工作人员上前来拦住他,嘴里嘟哝着:「这儿举行的是篮球比赛,不是排球!」
在林书豪后来的纪录片《林来疯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。林书豪有一次参加校际联赛,当他运球刚过半场,对方球队有一个球迷站起来冲他大喊:「你这个中国佬!你能睁开你的眼睛看清楚记分牌吗?」这显然是在嘲笑大多数亚裔所特有的单眼皮和小眼睛。
连当时的NBA总裁David Stern都承认,林书豪之所在选秀中落选,多少跟他的亚裔身份有关係。Stern说:「当一支球队想要挑选某位球员时,他确实是被忽视了。只是我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他来自哈佛,还是因为他的亚裔身份。」
不得已之下,林书豪只好来到小牛、湖人等多支球队进行试训。但即便如此,他在试训中也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歧视,球队只让他打一些一对一或二对二的半场攻防对抗,根本不让他进行全场试训,他在组织运筹、攻守转换上的优势根本无从展现,只能慨然长叹:「我从来没打过这样的篮球。」不用说,这样的试训更像是走走过场,球队管理层根本不认为一个亚裔控球后卫有实力打NBA。
即便是在「林疯狂」风头最劲的时期,关于林书豪的种族偏见依然屡见不鲜。在林书豪用三分球绝杀暴龙后,《纽约邮报》打出「Amasian」的标题,这是一个由「Amazing(令人惊奇的)」和「Asian(亚洲人)」组合而成的生造词,表面上看是称讚某个「令人惊奇的亚裔美国人」,但骨子里是认为普通的亚裔美国人都平凡无奇、不值一提。
当林书豪用38分手刃湖人,一位名叫Whitlock的专栏作家马上更新推特:「今晚在纽约,某位女士得接受(性器官)短几寸的痛苦了。」这无疑是嘲笑身为亚裔的林书豪在身体机能方面不如黑人或白人。
McHale位居「NBA五十大巨星」之列,在NBA见多识广、地位尊崇,他对黑人球员的偏爱或许可以理解,但即便是他的助教Sampson,也同样喜欢重用黑人后卫,这是美国篮坛老派教练的典型思路。在McHale因家事离队的一个多月时间,出任过渡教练的Sampson宁可器重实力平平的Toney Douglas,也不愿意多给林书豪一些表现时间,比赛的最后几分钟甚至整整第四节,林书豪都只能枯坐板凳。比起McHale的「冰箱」绰号,Sampson简直称得上是「冰柜」。
与此同时,美国媒体仍然在林书豪的报导中大打「种族牌」。2013年11月,火箭客场挑战尼克,林书豪在老东家头上得到21分,但16次出手只命中7球。ESPN主持人评价他的表现是「cooking with peanut oil」。「peanut oil」是亚洲人偏爱使用的花生油,相比欧美人喜欢用的橄榄油等更容易製造出油烟,通常被美国人视作在油炸垃圾食品时才会使用。说林书豪的表现像垃圾食品,这当然不是一种恭维。
014年夏天,林书豪回到加州,披上紫金军团湖人的战袍,但他在球场上饱受歧视的命运并没有改变。起初,他还能把球控制在自己手中,在场上对Kobe Bryant的跑位指手画脚,但很快,「教练就是莫名其妙不喜欢你」的诅咒又开始发威。在真实投篮命中率(TS%)高居全队第二、而且完全健康的情况下,林书豪居然从主帅Byron Scott手里领到「DNP(不出场)」,自2012年2月掀起「林来疯」以来第一次整场比赛都作壁上观。Scott宁愿使用新秀Jordan Clarkson打主力控卫,用真实投篮命中率全队倒数第二的Ronnie Price打替补,也不愿给林书豪一分钟出场时间。
在代表湖人出战的74场比赛中,林书豪总共只得到30次先发机会,而且基本集中在赛季的前20场和最后7场,场均只有近4年来最少的25.8分钟出场时间。这是一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安排,如果对林书豪的能力没有信心,为什幺要安排他一上来连续打20场先发?如果对林书豪的能力完全失望,又为什幺要安排他以先发身份打最后7场比赛?谈到林书豪的表现,Scott总是当众对记者表示:「他的表现不稳定。」但林书豪自己却说,Scott从来没有一次单独找过他。林书豪还说:「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打几分钟,一切都是看他的临场决定。」
种族问题一向是人人避之如蛇蝎的敏感话题,因为一不小心,很可能就会惹上「政治不正确」的嫌疑。然而,因为种族差异而造成的种种偏见,在北美和职业联盟其实屡见不鲜。比如提到白人球员,人们会下意识贴上「头脑聪明」、「投篮精準」、「有领导力」等标籤,提到黑人球员,会不由自主想到「运动能力出色」、「不怎幺会投篮」、「散漫、不好管理」等关键词。这些刻板的印象或许并不真实,但确实代表了很多人头脑中的固有感受。「亚洲人不会打篮球」,无疑也属于众多刻板印象中的一种。
有「战地玫瑰」之称的女记者曾这样写道:「在美国生活的亚裔,到现在都要承受一些有形无形的种族歧视,这种歧视来自一种固有印象,比如他们只会读书,但是不擅长运动,甚至不够开朗。」
在职业篮球联盟中孤军奋战的林书豪,注定要与这种固有印象斗争终生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甚至是在篮球场上为黑头髮、黄皮肤族群争取利益的「平权」先驱。林书豪坦言:「因为我是亚裔,对于某些人来说,只有看到我在很长时间里都打出非常好的表现,他们才能相信我们有能力在NBA打球。」
也许要等到某一年某一天,林书豪从NBA联盟退出,那些一直轻视他、贬损他、嘲笑他的人,才能真正感受到他的可贵。但对林书豪自己来说,为了冲破篮球场上的陈词滥调和种种偏见,他惟有咬紧牙关、奋力前行。
延伸阅读
EPSN评选最差补强名单 林书豪竟遭专家点名
林书豪分享长髮怪照 雷鬼黑人辫髮超吸睛